現在教會最大的問題:不是「路線」而是「封閉」!

不知道何時開始,基督徒之間除了互相探詢「你在哪裡聚會」以外,還要加上一句「你教會走什麼路線」…

教會有「路線」實在是一件很怪的事情,教會應該是全世界最單純的團體,是沒有利害關係,沒有階級,不會腐敗的地方才對,因為教會只是一個「彼此相愛」的群體,這個「愛」建立在真理而非人情之上。

曾幾何時,教會重視燈光好氣氛佳,教會成了直銷大會,開始比較人數與規模,甚至開始重視「策略」跟「方法」,這種漸漸挪移帳篷的文化著實令人憂心。

如果讀者是基督徒,一定要知道,今日教會最大的問題就是「看重增長」,任何一個看重增長的教會幾乎都無可避免走上「世俗化」的結果,因為「增長」本來是一種自然的結果,然而;「教會增長」卻已經變成了「目的」,所謂「教會增長」居然是指母堂規模擴張要不然就是世界各處插旗子,建立自己的勢力,這跟聖經中的教會已經相去甚遠,當所有的會眾為了增長而歡呼的時候,耶穌恐怕就退到曠野去了,這是聖經的記載。

教會真正的大破口還不是盲目追求增長而已,而是跟「家庭」與「社會」脫鉤。教會存在的目的絕不是為了「增長」而是為了「改變生活方式」,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教會跟家庭一定不能分開,甚至教會跟學校也要合體才行。

想想看,一個基督徒一週只花二小時上教堂就能「活出基督」?不可能吧?有一位猶太人牧師說得很好:「我從猶太人背景來看牧師這個角色,他最重要的事就是教導會友把信仰帶回家,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,牧師怎麼會變成一個團體的總經理?」真是一語道破!

猶太人之所以能夠在滅亡幾千年以後重建家園,主要關鍵就是「教會」「家庭」「學校」三位一體,這才是上帝的心意。華人的背景會讓一個人信主以後「家庭」「教會」「學校」呈現拉扯與分裂狀況,家庭只剩吃飯睡覺身體照顧功能(有些家庭甚至連這個功能都沒有),學校的教育每下愈況,進化論和人定勝天的教導早就讓我們與神的國脫缐。教會已經處在「孤掌難鳴」的處境下,如果又走上「增長」這條不歸路,基督徒的信仰之路肯定崎嶇難行。

所以;教會真正的問題不在於「路線」而在於跟「家庭」脫節以及跟「學校」(畢業後就是職場)脫節,也就是跟「真正的生活圈子」脫節。教會一週只佔2﹣4小時,頂多10小時,跟學校(職場)一天就8小時徹底脫鉤,所以一個基督徒在教會跟學校(職場)常常是二個樣子,傳道人卻只關心他有沒有來教會,這真是嚴重的偏差。甚至教會還跟家庭搶時間,這更是離譜,很多「服事很重」的人,根本沒辦法有好的家庭生活,這樣的教會現象只有「匪夷所思」能夠形容。

基督徒如果到了這個地步還不認真思考我們存在的價值?教會也只是虛應故事禱告一下而沒有痛定思痛想一想「我們到底為社會做了什麼」,那麼;教會也一定會被社會切割的(反正我們早就自己跟社會切割了,無所謂?)
教會的存在本來就為了走入人群,當年馬偕才會去拔牙,又設學校,宣教士也蓋醫院,哪來「教會增長,壯大組織」這種思維?

教會根本就應該打散再打散,比便利商店還密密麻麻,那才是合理的,只要二三個人就開始思想,我們能為社區跟公司做什麼,這才是教會的本質啊!

如果身為基督徒的你還在醉心於「教會增長」,滿腦子想「如何讓我教會的人變多」… 恐怕也只有「求主憐憫」四個字可以形容了!

您也認為教會與世界嚴重脫節嗎?您可以在哪個領域成為連結? ?神國公民普查 http://goo.gl/F1kqC8

撰文/劉三
圖片編輯/MJ Hsu
​​(轉載廣傳請註明作者&出處為seekye.com.tw

作者介紹 劉曉亭牧師


又名劉三,主持好消息電視台最資深的老牌台語節目,也是開台至今唯一從未間斷的長壽節目,內容以講解聖經為主,深入淺出,深受各個年齡層喜愛。
劉牧師除了寫作與媒體之外,也擅長運動宣教以及音樂事工,並善於溝通管理,一直擔任許多教會機構之理監事舉辦大型活動。目前經常往返世界各處舉辦特會並持續製作各類福音產品!長期擔任基督教雜誌以及報紙的作者,經常與各地教會搭配舉辦佈道或各種訓練工作,並展開網路文字工作,近年出版之書籍以及各種影音產品獲致熱烈回應。

 

神國之境 – 劉三陪你看聖經 (有聲書)

NT$399

透過劉三牧師精闢生動的導覽,打開您的神國眼光,
幫助您進入一個「神國尋寶記」,並發現從舊約到新約處處是驚喜,
讓您聖經讀的廢寢忘食,欲罷不能 !

X